朝天門
朝天門位於重慶城東北長江、嘉陵江交彙處,襟帶兩江,壁壘三面,地勢中高,兩側漸次向下傾斜。明初戴鼎擴建重慶舊城 ,按九宮八卦之數造城門17座,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城門即朝天門。門上原書四個大字:“古渝雄關”。因此門隨東逝長江,面朝天子帝都南京,於此迎禦差,接聖旨,故名“朝天門”。1891年重慶辟爲商埠,朝天門始設海關。1927年因修建朝天門碼頭,將舊城門撤除。1949年“九·二”火災使朝天門附近2千米的區域化爲一片廢墟,從此,朝天門僅餘城基牆垣。
朝天門現在是重慶重要的客運碼頭,建有有朝天門廣場,是市民喜愛的活動地點之一,是俯看兩江匯流,縱覽沿江風光的絕佳去處。朝天門左側嘉陵江納細流彙小川,縱流1119千米,于此注入長江。每當初夏仲秋,碧綠的嘉陵江水與褐黃色的長江水激流撞擊,漩渦滾滾,清濁分明,形成“夾馬水”風景,其勢如野馬分鬃,十分壯觀。右側長江容嘉陵江水後,聲勢益發浩蕩,穿三峽,通江漢,一瀉千里,成爲長江上的“黃金水段”。朝天門碼頭有開往涪陵-萬州-宜昌沿線的客船,水翼艇及旅遊船,是三峽遊的起點之一。
朝天門現在是重慶重要的客運碼頭,建有有朝天門廣場,是市民喜愛的活動地點之一,是俯看兩江匯流,縱覽沿江風光的絕佳去處。朝天門左側嘉陵江納細流彙小川,縱流1119千米,于此注入長江。每當初夏仲秋,碧綠的嘉陵江水與褐黃色的長江水激流撞擊,漩渦滾滾,清濁分明,形成“夾馬水”風景,其勢如野馬分鬃,十分壯觀。右側長江容嘉陵江水後,聲勢益發浩蕩,穿三峽,通江漢,一瀉千里,成爲長江上的“黃金水段”。朝天門碼頭有開往涪陵-萬州-宜昌沿線的客船,水翼艇及旅遊船,是三峽遊的起點之一。
![]() | ![]() | ![]() |